返回第23章 渡河(1 / 2)掌中博物馆首页

经过两个月的训练与整编,孟宁手下的部队已经初具规模,士气高涨。

就在这个时候,他接到了新的命令——前往河阳三城,支援防御。

河阳三城位于黄河以南,属于今河南省孟津县一带。

这一地区自古以来便是中原的交通要道,是通往长安和洛阳的战略咽喉。

河阳三城中的主城——中潬城,是整个防御体系的核心,作为行政和军事指挥中心,承担着最重要的任务。

南城和北中城则作为辅助防御设施,分列于黄河的一南一北,形成一个紧密配合的坚固防线。

后面南北朝时,高欢修建河阳三城,阻断顺江而下的宇文泰。

不管是奇才宇文泰,还是大冢宰宇文护,还是周武帝宇文邕。

河阳三城这根钉子都是他们的梦魇,谁怎么也无法跨过深入齐境半步。

直到宇文邕死心走晋阳,才彻底灭国东魏。

但如今的河阳三城还远未达到那样的坚固程度。

当前的三城不过是比普通营寨坚固一些的小型城堡,防御工事尚在建设之中,根本谈不上固若金汤。

正因如此,河阳的防御任务格外艰巨,而孟宁肩上的担子也愈发沉重。

陈侯正是看中了河阳三城的重要性,决定率军在此抵御强敌刘聪的进攻。刘聪乃匈奴铁骑的首领,行军迅猛,战力强悍,对中原威胁极大。

若让其攻破河阳三城,通往洛阳和长安的道路将彻底失守,中原的局势将更加险恶。

豫兖二州,战火纷飞,匈奴骑兵在濮阳、荥阳、东平等地四处肆虐,劫掠不断。

千里的黄河防线本就脆弱不堪,面对匈奴的铁骑,西晋和陈侯都显得势单力薄。

尽管如此,陈侯依然选择了在河阳三城迎战,用地利吸引匈奴的军队,试图以一场决战扭转战局。

然而,陈侯的计划并非没有风险。

他所率领的军队人数远不及匈奴,而匈奴骑兵的机动性更是令人生畏。

陈侯选择在河阳三城布防,试图以地形的优势弥补人数上的不足,这无疑是一场险中求胜的博弈。

为了达到战略目的,陈侯甚至不惜将自己作为诱饵,吸引匈奴大军前来。然而,这一决定也将他置于极大的危险之中。

作为一名幢主,孟宁并不清楚陈侯的整体战略部署,他只能从战场的变化中推测出一二。

刘霁曾透露,陈侯与东海糜氏、泰山羊氏、河东裴氏、太原王氏和颍川荀氏等大族有着不小的合作,这些世家大族的支持让孟宁更加确信,自己追随陈侯是一个明智的选择。

然而,在这场凶险的战斗中,选择了陈侯并不意味着孟宁就能高枕无忧。

对他来说,最重要的是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活下来。无论陈侯的谋略如何精妙,战场上刀枪无眼,生死瞬间。

经过两个月的严格训练,他手下的虎卫人数已经增加到一百八十人,这些精锐的士兵是孟宁的底牌。

他们镇守的地方是河阳三城的中间一座城,中潬城。

南城在晋军手里,中城在大河中间,北城则在匈奴手里。

三城之间由浮桥连接,北浮桥之前被晋军摧毁,现在要重新修建。

大河北岸有游骑一直在奔驰,收集情报。

南岸则是许多工匠在造船,造器械。

中潬城其实很难被外在攻破。

中潬城池呈长条状,城池虽小但是瓮城马面俱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