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最后一件事,是长孙皇后想说,在她死后不要多费资财、让人不再看见。要崇尚节俭,千万不大造陵墓,因此而加重百姓劳苦,耗费国库财物。
“陛下......”长孙皇后最后一次拉住唐太宗的说,“我只求依山埋葬,不必另筑高坟,不用套棺,随葬物品,都用木器陶器,节俭办理后事...”
“这样,这样便是没有忘记我了!”
长孙皇后想说的三件事情至此都说完了,可惜啊...可惜其实她也想多陪陪自己的陛下,多陪陪自己的承乾,承乾,自己还没有看到承乾呢!
最后......
她告诉自己的丈夫说,不要哭。
时长孙皇后,36岁。】
{真的好年轻啊!才36岁呀......}
{才只有36岁,唉。}
{大唐的文德皇后啊。}
{不要哭,唐太宗不要哭!}
{555!}
{唐太宗是真的爱哭的皇帝。}
{唐太宗:朕爱哭就爱哭了!别管!}
{唐太宗:朕知道自己不应该哭!但是就是控制不住啊。}
{李世民还真的和大臣们说过类似的话。}
{幸好唐太宗在长孙皇后离开之后还只是难过和哭,没有像明太祖那样失控......}
{马皇后走后,朱标多多少少也算是能拉一点,更加可怕的是连朱标都走了。}
{然后洪武年间的朝堂就变成大臣消消乐了......}
{毕竟李世民这里,这些凌烟阁的臣子们多少还能拉一点,而洪武年间,那些大臣们敢吗?}
{唐太宗是:你们感动嘛?
臣子们:感动!
明太祖:你们感动嘛?
臣子们:不敢动,不敢动!}
{凌烟阁等人:尽力了,尽力了。}
{唉,长孙皇后啊!都这时候了你还在想这么多!!!}
{你这样也要考虑!那样也要考虑的!}
{啊啊啊!长孙皇后就是操心的!}
{为啥不考虑一下太子呢?}
{其实这时候也不需要担心李承乾的吧?这时候李承乾的太子位置还是实稳的吧?}
{长孙皇后肯定还是想着李承乾的!}
{那当然啦,哪有母亲会不想着孩子呢?!}
{可惜李承乾后面了...}
{唉......}
{考虑房玄龄,考虑大臣,考虑唐太宗,考虑自己的哥哥长孙无忌,唉......}
{还真的是恨不得什么都一下子全都跟唐太宗说了。}
{唐太宗对于长孙皇后的这三件事情听了吗?}
{我的回答是,听了,但是听了一点点。}
{听了,但是没完全听(雾}
{不用雾,因为事实确实是这样子的......}
{三件事情从某种角度上来说,确实都办到了,尤其是最后一条,营山为陵,是为昭陵。}
{是的,这就是有名的,安葬着唐太宗、长孙皇后和许多贞观臣子的昭陵。}
{太宗不仅听从了长孙皇后最后的要求,更是下诏将其作为祖制,以传后世。从此,他们唐朝都是以山为陵了。}
{他们这对帝后也算是生同裘死同穴了。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