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一百一十一、曜儿,你变黄了(1 / 2)你也退休了?好巧,我也是!首页

这场雪下的纷纷扬扬,在杂货铺闲聊的老人说,好几年没下过这么大的雪了,明年应当会是个有收成的好年。

收不收成的另说,村里种了油菜的都赶在小寒前后把冬肥施下,做好油菜的保暖。

这雪也识趣,只纷纷扬扬的起了个头,待村中人把油菜都调理好,才开始宣泄般往下落,不再是淅淅沥沥的像下小雨一样落雪粒。

曜儿怕冷,可又爱看雪,在他过去对冬日的仅存记忆里,这个季节就是冷,在哪里都躲不掉的寒冷,他从来没有像今时今日一样惬意的窝着火笼看窗外的雪落下,这往年对他带来伤害的东西,在如今变得美丽。

说起收成与田地,谢俞想起自己的地还没租出去。

她如今要在铺子里守着,不可能支使李清和一个人栽种那十来亩田地,卖地更是不可能,大家都是努力攒钱买地,卖地出去还不是得花钱买粮食?

铺子里的老头老太自己带了火笼来,但都围坐在火盆边,在铺子里买了瓜子、干果等吃着,连茶水谢俞都卖出去了三壶,如今她提到想把地租出去,收些谷租,大家伙还真细细思索起来。

“让我想想,倒是有遭了灾的,不过离我们村子还远着咧,据说县太爷把他们安置在了其他村子,我们村子没分流民过来。”一老头手里攥两个核桃,眯着眼睛放松的靠在竹椅上。

“嗤,哪里是没分过来,是村长给挡回去了,说小潭村的地本就少,要分人过来,那把靠着大河村的那半边山挪给我们才够。”一老太太戳着鞋底,她边上还有一篮子做棉鞋的材料。

“而且我听说啊,村长一说我们村子里屋子都要自己重建,这些灾民捡不到现成的屋子住,又不给他们地,都不想来,说是没活路!”剥着橘子给曜儿吃的一老太弯下身子,声音压低的说道。

曜儿坐在小板凳上烤火,被投喂了不少吃食,还混进了村里的闲话核心人群里,眼睛滴溜溜的转着。

谢俞坐在柜台后头接话,“那咱们村,谁还会佃地啊,这大家伙都有地能产粮食呢。”

“俞丫头,你别发愁,村长也就挡得了那么些时候,官府真要把人安置来咱们村,还愁没人佃地?”做棉鞋的老太的儿子在城里做捕快,总听儿子在饭桌上说些小道消息,如今看事也灵光些,一眼参透本质。

玩核桃的老头不是谢家族人,是一户周姓,家里头两儿子,大儿在县里酒楼做掌柜,消息都是食客嘴里听来的,“我听说啊,这趟遭灾的在往北些的地方,说是什么发了大水还是山倒了,我也整不明白,总之啊,都是豁出命来背井离乡的,肯定得种粮食活着啊,你啊,耐心等等。”

“这日子好好的,突发天灾,也不知来年的税该怎么交。”给曜儿投喂的那老太皱着眉头,她家里头人多,又没分家,每年光人头税就得交不少。

谢俞跟李清和倒没这个烦恼,李清和在军中服役多年,出军营没有分个一官半职的做补偿,但是却能免税,他一个人名下的田地税有两亩,也算够用,平日的什么劳役也直接免了,他前些年的在军营里可都是服完了的。

谢俞呢,出宫是以女官的身份,可根据在宫里的年限免去十年的人头税,也就是说,出宫后这十年,她的孩子不用交税。

至于她名下的地,在实际情况下,是荒废了三年以上的,早就是荒地的范畴了,开荒免田地前三年的税,那十来亩,都不用交税。

不过这个情况也就县衙登记户籍的文书知道,谢俞跟李清和自然不会在村里大肆宣扬,不然到时候有要好的人家想塞几个孩子来谢俞名下,谢俞如何推拒呢?或是要把地划在李清和名下,两人收钱要被说,不收钱又吃亏,要知道,两亩地也能产不少粮食啊。

最好的办法,就是两人现在这样,一起皱着眉头发愁,应和道,“是啊,还得交税呢。”